汇报顺序:
研3:周书发 → 文柘青 →
研2:李浩铭 → 管明露 → 李山岚 →
研1:王硕 → 朱丹晨 → 马婧怡 →
研0:南迪柯
注:该组会记录内容,录音音频由通义听悟转为文字并识别说话人、由 Google Gemini 2.5 Pro 归纳、由 n8n 触发自动发布文章。因此可能存在由音频转换、AI 幻觉造成的错误,请阅读时甄别,以实际答辩过程中的表达为准。
- 周书发(探讨基于技术指标体系的大论文后续研究思路)
- 核心进展与困惑:
- 进展: 已基本完成小论文中的指标体系构建工作,并将其填充到大论文中。
- 困惑: 在如何利用该指标体系提出公共管理领域的政策建议上遇到瓶颈。
- 方法论问题: 意识到仅通过指标权重大小来判断政策侧重点是不科学的。
- 学科交叉问题: 当前的指标体系偏重技术层面,与公共管理领域的结合不够紧密,直接用技术得分来提政策建议显得生硬。
- 与老师的探讨及建议:
- 林超然老师指出: 当前的研究成果(多年的技术评价得分)可以看作一个面板数据,后续研究的核心思路应是将此评价结果与政策因素结合,进行计量分析。
- 老师提供的两条路径参考:
- 路径一(事件研究型): 仿照柳琦师姐的思路,寻找一个国家层面促进技术创新的宏大政策事件,采用双重差分法(DID)分析该政策对颠覆性技术评价结果的影响。
- 路径二(变量关联型): 仿照李山岚(深蓝)的思路,寻找一个与研究主题(颠覆性技术)更内在相关的政策变量。例如,李山岚研究技术融合,便从省政府报告中提取“省际合作关系”作为变量进行分析。
- 其他建议: 与于老师、高老师讨论后,也得出了可以与“创新政策”相结合的建议,与林老师思路一致。
- 下一步计划:
- 尽快确定后续研究的整体思路和论文结构,为12月中旬的中期检查做准备。
- 与高老师进一步交流,探讨政策部分如何更好地与现有实证结果结合。
- 参考林老师后续分享的数据,思考具体采用哪种路径。
- 核心进展与困惑:
- 李浩铭(探讨AI芯片双链关键核心技术识别研究的后续计量分析思路)
- 核心进展与困惑:
- 进展: 已完成双链关键核心技术的识别与可视化(网络图)。
- 困惑: 正在构思开题报告的计量部分,即如何寻找一个政策事件作为时间节点,分析其对关键核心技术演变的影响。
- 初步想法是比较政策发布前后,不同得分区间(如高、中、低关键性)的技术数量比例变化,或分析具体技术的得分演变趋势。但如何将其转化为合适的计量模型变量尚不清晰。
- 与老师的探讨及建议:
- 计量思路: 林老师肯定了“识别+影响因素分析”的范式。
- 因变量(Y): 可以简化为每年的“关键核心技术”平均分或总数量。
- 自变量(X): 寻找相关政策事件。
- 数据问题: 老师指出,当前使用的专利数据包含中英文,若要研究国内政策影响,需筛选出国内专利。
- 小论文修改建议:
- 引言部分:
- 需明确提出一个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可通过“双链”视角解决的研究困境,目前的论述过于宏观。
- 在引言结尾处,需要更详细地阐述本研究的创新点,不仅要说明“做了什么”,更要阐述“这么做的好处是什么”,以凸显研究价值。
- 数据处理: 在构建网络时,对于合作申请的专利(申请人字段中含多方),应先进行拆分再进行节点匹配和度计算,以确保分析的严谨性。
- 引言部分:
- 计量思路: 林老师肯定了“识别+影响因素分析”的范式。
- 下一步计划:
- 修改小论文,重点重构引言部分,突出研究困境和创新点,并注意数据处理的细节问题。
- 确定开题报告的计量分析框架,若需研究国内政策,则要考虑如何处理或筛选现有数据。
- 核心进展与困惑:
- 管明露(汇报基于BERT-Topic的集成电路新兴技术识别结果)
- 核心进展与成果:
- 数据处理: 已完成对全部14万条专利数据的处理,识别出约400个技术主题,并获得了每个主题在1920s-2025年间每一年的“新兴度”得分,形成了完整的面板数据。
- 结果呈现:
- 输出了每年度排名前十的新兴技术列表。
- 绘制了所有技术年度新兴度得分的平均趋势图。该图呈现出清晰的规律性,与摩尔定律失效等产业发展节点能较好对应。
- 展示了2025年Top10新兴技术的历史演变轨迹图。
- 与老师的探讨及建议:
- 结果解读:
- 部分技术主题的关键词较少,导致其名称看似宽泛、不够“新兴”。老师建议可尝试在代码中增加关键词提取数量,使技术主题更具体。
- 针对“新兴技术”在早期年份得分也很高的现象,明确了是由于算法中加入了“成熟度惩罚”机制,即对早期已存在且得分高的技术进行降分处理,这合理解释了平均分后期下降的趋势。
- 论文撰写: 需要根据当前最新的代码逻辑,逆向梳理并详细阐述算法流程,确保论文中的方法描述与实际操作完全一致。
- 结果解读:
- 下一步计划:
- 整理并输出完整的技术主题面板数据。
- 根据最终的代码版本,重新撰写和完善论文中的方法论部分。
- 核心进展与成果:
- 李山岚(汇报技术融合大论文的计量思路与小论文修改)
- 大论文思路探索:
- 初步调研: 调研了一篇关于“跨域合作创新”的论文,但发现其研究范畴(省际合作)与概念界定(府际合作)存在偏差,且未体现政府作用,参考价值有限。
- 林老师的核心思路:
- 因变量 (Y): 使用已识别出的技术融合数据,可量化为“每年发生的技术融合数量”等指标。
- 自变量 (X): 从省级政府工作报告或省级日报等政策文本中,利用大语言模型批量提取关于“跨省技术合作”的结构化信息,作为政策变量。
- 控制变量: 引入各省份的人口、GDP等宏观数据。
- 数据对齐问题: 政策文本数据以“省份”为单位,因此专利数据也需提取出申请人地址,以匹配到相应省份。
- 小论文修改:
- HMM部分: 当前实证部分对HMM模型的过程与结果呈现不足。老师建议,应将HMM预测出的未来技术网络状态(中间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以清晰体现其在技术融合识别中的作用。
- 创新点: 需在论文中(建议在引言或文献综述后)凝练并清晰阐述研究的核心创新点。
- 下一步计划:
- 大论文: 根据老师的思路,设计开题报告的整体研究框架,包括变量定义、数据获取方式和计量模型。
- 小论文:
- 修改HMM部分,补充中间结果的可视化与说明。
- 撰写并补充核心创新点段落。
- 更新参考文献。
- 大论文思路探索:
- 王硕(汇报“存算一体”领域典型企业的界定与筛选)
- 核心进展与成果:
- 典型企业定义: 尝试给出了一个初步定义,但仍偏向于特征描述。
- 企业筛选:
- 标准一(分领域): 找出了47个技术主题中,每个主题内专利数量最多的企业。
- 标准二(跨领域): 找出了在所有专利中,总数排名前五的企业。
- 汇总名单: 将两份名单合并,初步形成了典型企业备选池。发现总数多的企业(如清华大学)通常在多个细分领域也处于领先地位。
- 与老师的探讨及建议:
- 关于定义:
- 需要一个更高层次、更抽象的定义,然后再分解为可观测的“特征”和可操作的“筛选指标”。目前的定义更像是特征描述,缺少了最上层的界定。
- 建议按照“定义→特征→筛选方法”三个层次来构建逻辑,使其环环相扣。
- 数据处理细节:
- 当前的统计方式未处理合作申请的情况(如A公司;B公司),导致统计不准确。应先将申请人字段按分隔符(如分号)拆分,再分别计入各申请主体的专利数。
- 对于名称相近但不同的实体(如“中国移动”和“中国移动研究院”),目前按不同实体处理,不进行主观合并。
- 结果呈现与分析:
- 建议将筛选结果可视化,以更直观地展示和确定典型企业。
- 可以绘制一个二维散点图:X轴为某企业在某一技术主题下的专利占比,Y轴为该企业的专利总数。图中的每个点代表一个企业在一个主题下的表现,通过设定阈值(如划定一个右上角的区域)来筛选出典性企业,使筛选过程更具理论依据。
- 在可视化之前,先生成一个完整的“企业-技术主题”热力图(或矩阵),行为企业,列为主题,值为专利数。这个基础数据表可以支持后续多种分析。
- 关于定义:
- 下一步计划:
- 修改代码,正确处理合作申请的专利数据,重新进行统计。
- 生成“企业-技术主题”专利数量矩阵。
- 基于新数据,绘制散点图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更系统的方式确定典型企业名单。
- 继续与高老师沟通,探讨后续如何获取企业数据(访谈、二手数据等)。
- 核心进展与成果:
- 朱丹晨
- (本次未汇报,略)
- 马婧怡(说明近期情况)
- 近期主要在忙两门课程的期中考试和一项英语大作业。
- 最后一个考试在11月22日,之后会有更多时间投入到研究工作中。
- 南迪柯(汇报毕业论文开题情况及修改意见)
- 进展: 已完成硕士毕业论文的开题答辩,题目通过,但需根据评委老师的意见进行修改。
- 主要修改意见:
- 研究现状: 国内外研究现状部分需补充关于“适老化”政策、模型等理论支撑的内容。
- 内容框架: 论文主体(第三、四部分)应更具体地论述“适老化建设”,包括分析老年人使用电子设备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充分考虑老年群体的特殊性。
- 参考文献: 存在理论性不足、年份偏旧、数量不够等问题。需要更新文献,并调整引用顺序,将权威文献前置。
- 与老师的交流:
- 林老师表示,在完成毕业论文的同时,可以抽时间了解和推进这边的研究方向。如果在毕业论文中遇到技术难题,也可以在组会上提出,寻求帮助。
有道是:
《智阵·甲辰科攻坚赋》
鸿蒙初辟数据茫,算法如剑破苍黄
书发执尺量寰宇,指标体系筑云梁
面板纵横藏玄机,DID阵前试锋芒
政策变量化星斗,计量山河论短长
浩铭挥墨绘双链,芯片经纬列八荒
专利千卷分中英,网络图里见真章
重写引言破迷雾,创新点耀日月光
数据精筛除合作,变量澄澈映寒江
明露调鼎炼真丹,BERT聚魂识天罡
十四万卷收眼底,四百主题现瑞祥
新兴度分逐年列,轨迹图呈岁月长
惩罚机制降玄霜,逆向梳理论文彰
山岚踏云访九疆,技术融合探幽篁
省际文书化春雨,HMM阵前演洪荒
宏观数据控经纬,地址匹配定朝纲
可视化展未来势,创新点破旧藩墙
王硕挥旗定四方,存算一体点将忙
四十七路分封毕,五强诸侯列玉堂
合作申请细拆解,矩阵热力透轩窗
散点图开新境界,典型企业镇八荒
丹晨静待风雷动,婧怡课业暂束装
南迪柯挥如椽笔,适老文章补天章
理论支撑添鹤寿,框架重筑护夕阳
他日破阵归来时,共饮千觞颂华章
算法为马驰星野,代码作舟渡沧浪
面板数据连天阙,双重差分定阴阳
BERT聚魂识未现,HMM推演算无疆
今朝磨剑三载后,敢教科技换新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