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我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无时无刻不在思考。连续不断的思维之流流经我们的头脑,使我们几乎没空去体验内心的宁静。而我们自己也几乎总在忙忙碌碌、奔波不停,几乎没给自己留下任何空间,哪怕稍稍去体验一下活着的感觉。我们的所作所为常常是在这种像奔流不息的河流或瀑布一样的凡庸想法和冲动的驱使下,而不是在自觉清醒的状态下做出的。我们深陷在这洪流中,它席卷了我们的生活,将我们带向我们不想去的地方。与自己相处,满怀兴趣地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自己,意在理解而不是评判,完全接受浮现出的一切;通过以上做法鼓励深藏于内心的东西浮现出来,并利用它们带来的能量丰富你的人生,丰富你的意识。这是一种伟大的觉醒活动,它了悟了生命和心灵的本质,并以此消除障碍,释放能量。智慧带我们走向自由。」
书籍名称:《正念》
基础信息:[美] 乔·卡巴金 / 2015 / 机械工业出版社
豆瓣评分:8.0/10
豆瓣链接: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384262/
读完时间:2025-04-20 18:54:30
我的评分:2.0/5.0
我的标签:微信读书,#2025
免责声明:本页面所发布的笔记仅用于分享我在阅读过程中的摘录、总结和反思。内容大多为书中原文或书中观点的简要提炼,并不代表我个人的立场、意见或价值观。书中观点仅供参考,如需深入了解或采纳,请参考书籍的原始内容。
阅读笔记:
《正念:此刻是一枝花》
卡巴金
11个笔记
引言
◆ 我们往往会在无意识中认为自己的所思所想——我们在某个特定时间中产生的观点和想法,就是“外在”世界和我们的“内在”世界的真实反映。然而大多数时候,事实并非如此。我们为这种错误的未加验证的臆断、为几乎是有意忽略当下的丰富性而付出了高昂代价。这种负面影响在悄无声息中不断累积,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我们对此要么无知无觉,要么束手无策。
何谓正念
◆ 佛教认为,通常情况下,我们的意识清醒状态是极为有限且令人处处受限的,它在许多方面更像是梦境的延伸而非清醒的状态。冥想修习帮助我们从这种习惯性的、无意识的昏睡状态中清醒过来,从而使我们能够充分体验生命中意识和无意识的极限。
◆ 正念意味着以一种特殊的方式集中注意力:有意识地、不予评判地专注当下。
简单但是不容易
◆ 我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无时无刻不在思考。连续不断的思维之流流经我们的头脑,使我们几乎没空去体验内心的宁静。而我们自己也几乎总在忙忙碌碌、奔波不停,几乎没给自己留下任何空间,哪怕稍稍去体验一下活着的感觉。我们的所作所为常常是在这种像奔流不息的河流或瀑布一样的凡庸想法和冲动的驱使下,而不是在自觉清醒的状态下做出的。我们深陷在这洪流中,它席卷了我们的生活,将我们带向我们不想去的地方,甚至有时候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前往何方。
◆ 与自己相处……满怀兴趣地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自己,意在理解而不是评判,完全接受浮现出的一切,因为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通过以上做法鼓励深藏于内心的东西浮现出来,并利用它们带来的能量丰富你的人生,丰富你的意识。这是一种伟大的觉醒活动,它了悟了生命和心灵的本质,并以此消除障碍,释放能量。智慧带我们走向自由,敏锐的专注力则是智慧之母。
——尼萨伽达塔·马哈拉吉《与物同在》
黎明即醒
◆ 早起的好处并不在于使我们这一天中有了更多的忙碌和务事时间。恰恰相反。我们从这一个小时中获得安宁和清静,我们可以用这个时间来开拓意识,沉思冥想,为身心留出时间,我们在这段时间培养无为。清晨的安宁、黑暗、晨光、静谧——所有这些使清晨成了修习正念的宝贵时间。
◆ 只有我发现清晨是进行正式冥想修习的绝佳时机。别人都尚在沉睡,尘世的喧嚣尚未开始。我起了床,有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我静静独处,什么都不做。迄今28年过去了,我乐此不疲。有时候确实很难起床,我的意识和身体都在抗拒。但是重要的是要坚持做,虽然我并不喜欢。
听着鲍比·麦克菲林的歌清洗炉灶
◆ 在清洗厨房里的灶具的时候,我能够在迷失自我的同时找到自我。这是一个极好的正念修习契机,虽然并不常有。因为我并不经常清洗炉灶,所以这对我来说是个相当艰巨的挑战,再者这种活也没有什么固定标准。我喜欢在我清洗完的时候,炉灶能看起来跟新的一样。
我在地球上的真正使命是什么
◆ “我在地球上的使命是什么?”,我们最好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问自己这个问题。否则,我们也许会做了别人该做的事情而尚不自知。而且,这个“别人”也许纯粹就是我们的凭空想象之物,是我们想象世界中的囚徒。
因缘
◆ 现在告诉你如何用正念改变命运。在静坐的时候,不要任由自己的冲动转变成行为。至少暂时地,只静静观察它们。通过观察,你很快会发现,这各种冲动有起有灭,它们有自己的生命,它们与你并不等同,它们只不过是一些念头而已,你并不必受它们的摆布。不再给它们提供给养,不再对它们做出反应,你就会渐渐开始直接将它们当成想法来理解。这一过程实际上令那些破坏性的冲动在定力、宁静和无为之火中被烧成灰烬。
再谈做父母
◆ 有些人认为冥想对自己的生活很有用,于是就禁不住教孩子进行冥想。这实在是大错特错。在我看来,向孩子,尤其年龄尚小的孩子,传授智慧、冥想以及其他任何东西的最佳方式是以身示范、现身说法,以行动表现你最想传递的东西,同时把嘴闭上。我认为,你越是热衷于谈论冥想,对其赞不绝口,或者坚持要你的孩子以某种特定方式来做,你反而越可能让他们对冥想产生反感心理。他们会觉得你固执己见,对他们颐指气使,强迫他们接受某种观念,这种观念对你而言是真理,在他们看来却未必。而且他们会知道这是他们的人生之路而不是你的。而随着他们渐渐长大,如果你的言和行之间有任何出入,他们可能都会觉得虚伪。
— 来自微信读书